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肛肠疾病>> 直肠炎>> 直肠炎常识>>正文

什么是直肠息肉

  什么是直肠息肉?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介绍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大直肠息肉为比较多,小直肠息肉比较少。大肠是由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组成。如果息肉生长在直肠(大肠的比较末端部分,直接与肛门连接的大肠),我们称为直肠息肉。>>>点击咨询在线预约为您解答<<<

  直肠息肉发病原因

  1、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2、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患者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很多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直肠示意图的基础。

  3、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没有性别的差异。

  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1、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2、便血: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 ,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直肠息肉不治疗会有很多危害,武汉肛肠医院专家介绍直肠息肉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

  1、易癌变。很多单发性息肉患者,初期不重视,很有可能向多发性息肉转变,而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极高!

  2、肠套叠。有时较大息肉还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阻塞而出现腹痛。

  3、脱垂:息肉较大或数目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 四周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直肠息肉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5、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您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你耐心解答<<<

阅读:直肠息肉有哪些种类呢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秦国才主任医师 首席专家

    原同济医院外科专家、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湖北省肿瘤学会委员。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后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工作;从事胃、肠、腹泌肿瘤外科工作四十余年,诊疗经验丰富。秦主任在武汉当地很有名气,求诊者络绎不绝。许多患者表示:“是秦主任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擅长疾病:
    精通痔疮环状混合痔、肛裂、复杂性高位肛瘘、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治,尤其擅长肠性消化肿瘤的二次或三次手术、对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等消化类肿瘤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
源于北京 接轨台湾 专业典范 咨询热线:027-88855999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12号(螃蟹岬站)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005号